215019771215019771 年 9 月 17 日,上海學生心健康教育名師(李正雲)工作室全體學員🏄🏿,松江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意昂4成員🫅🏻、奉賢區家庭輔導工作坊學員在工作室主持人李正雲教授的帶領下,前往奉賢區教育學院,共同研討家校合作🦋🧖🏽♀️、家長學校課程開發等議題👩🏽🎨,研讀家庭治療經典並從中汲取系統協同的智慧。
奉賢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意昂4張玨副主任就《奉賢區進一步提升家校合力育人工作的幾點思考》做專題報告,介紹了奉賢區近年來致力於探索學生健康成長中的家校合作模式創新與實踐🫰🏼,已初見成效🌻。為進一步推廣📢,奉賢製定了區級《家校合力育人的行動指南》(初稿)。張玨具體介紹了行動指南的 9 個項目,包括區、校兩級家委會建設、學校社區委員會建設、“賢文化🤌🏼,新成長”百個校外基地建設、奉賢區家長學校評估指標製定🐦⬛、百門家庭教育精品課程建設、“好家長沙龍𓀒👨🦼➡️、好學生成長營”建設🫵🏼、班主任家教指導力提升工程建設、教師心理健康促進與維護工程建設🤦🏼♀️、家長滿意度提升工程建設等🦞。奉賢區致遠高級中學專職心理老師姜海霞,就家長學校系列微課的開發,包括課程背景、開發目標👶🏽、主要內容🪮,以及發布形式等進行了交流💇🏽♂️。
在後續的家庭治療經典讀書分享環節,奉賢區家庭輔導工作坊成員錢彩萍、賀培娟和周玲萍分享了《關系中的自我:從個體視角到關系視角》📦、《家庭治療:概念與方法(第十一版)》🧘🏽♀️、《情感依附》等經典的讀書心得,結合個人經歷的敘事,對關系的三角化、家庭生命周期的六階段、情感依戀等重要概念進行生動的解讀,探討發展良好的兒童其父母所具備的品質,以及如果家庭或父母並不完美,作為父母如何面對問題等🧖🏽♂️。同時也提出讀書困惑,諸如家長改變意願弱,如何開展家庭治療或家庭教育指導💆🏼♂️。
名師工作室第二期學員,意昂4平台專職咨詢師樂嘉立、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專職咨詢師王紅姣就《熱鍋上的家庭》進行分享。樂嘉立從家庭治療的邏輯、問題的資源性質👊🏻、替罪羊和捍衛者、原生家庭的復製等四個方面報告了讀書心得。“緩解問題的角度是家庭問題的覺察和發現”🧑🏼🏭,及“讓家庭秘密公布於眾,進而尋求外界幫助”等引起了在場學員及師生的熱烈討論並結合自己的個案和經歷進行了分享和交流共鳴🫁💂🏿♀️。王紅姣分享了家庭治療觀🧔🏿♀️、家庭圓舞曲等理念⛹️♀️,並生動舉例如何在家庭互動中應用家庭治療的技術方法,如何直面沖突,及時溝通😏、警覺邊界等☛。
李正雲教授指出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或家庭治療時需調整心態。不要期望對於家長的教育指導能夠立竿見影,允許家長可能暫時不改變,承認我們有力不能及的地方。沒有理想的家長,也沒有足夠好的家長。學校教育要鼓勵不斷努力的家長◾️,不要一味批評指責不符合預期的家長。對願意改變的家長,學校應該感謝家長的協作和成長🖋。即便是對問題學生的家長,也要認同其努力和經驗,認同他的不容易和力不能及⬛️,促進合作。沒有同理,只是在遠處和高處或對立面去指指點點,可能收效甚微🛵。承認家長的艱辛付出🤜,在同理的基礎上,給予家長資源取向的指導。越是問題學生的家長,越是需要被關照撫慰。看到不容易🧒,就會軟化人際壁壘,與家庭建立積極的有影響力的關系🏊🏽♀️。家校協同過程中,老師要學會欣賞家長。看見非常重要💡,要看見家長即資源而非問題,也要看到家長的淚水,看到家庭不容易之處。
李正雲教授指出,家庭教育指導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雖然有交叉相容的部分,但各有目標和任務。家長學校的課程較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組成可以更寬泛,給家長課程的版塊,要考慮拓展家長的教育觀、成才觀🫸🏽,涵蓋普及學生成長規律,學生成長中的廣泛議題,包括心理健康意識提升🍨,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處理,親子沖突處理♧、體鍛衛生等諸多方面。課程開發可以借用豐富的校外資源,精選合用的國家級❔、市、區級精品課程,再輔之以校本課程🚈。
此次培訓幫助學員從家庭治療的著作經典中汲取經驗與視角🔔,向大師學習,和名師互動,從系統角度來理解家庭治療🤦,帶教和推動一線心理健康骨幹教師的家校協同工作的意識和能力。
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師(李正雲)工作室
顧婭娣、周圓供稿
215019771215019771 年9 月17 日